返回 北宋帝国兴亡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72章 举国狂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https://m.wenxin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壮哉!好一幅普挺同庆的盛世景象!

    不知道各位看到这些会有何种感受,我个人的感受就两个字——有钱!前所未有的大手笔!难怪赵恒之前担心此次封禅会把国库给吃干耗尽,原来他早就想好了要怎么花钱了。不过,恕我直言,这些钱可不是他一个人花了,大部分可是花在了他的臣子和百姓身上。这可叫人说他什么好?夸他一句吧!好皇帝!

    关于赵恒的此次泰山封禅就讲到这儿。在这个讲述的过程中其实我心里颇为有一丝的烦躁,而且我也坦言,我的讲述其实很不完整和详尽,这里面的讲究和学问绝非我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查阅和讲述得完全。有兴趣的可以去查阅与此相关的资料,那里面的内容绝对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这已经是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但我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不想去细说那些事,而且我也不想说,原因只是因为我懒得说也没有兴趣说这些会让人听着昏昏欲睡的事。当然,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真的很想绕过这段荒唐可笑但又无法去忽视和省略的历史。

    公元1008年10月27日,封禅完毕的赵恒带着大队伍开始陆续离开泰山,这一天他告诉手下的厨子说自己想吃肉了,以后每天的饮食都恢复常态。这个倒不算什么事,但接下来的事突然变得很有趣。赵恒本以为他这个当皇帝的人最近都在吃素,那么手底下的这些王公大臣肯定和他一样也是一直在吃素,于是他颇为有些歉意地对宰相王旦等人说道:“这些日子大家也都跟着受累了,爱卿们一个个的看着好像都瘦了一圈了……”

    王旦等人正要说感谢陛下体谅,可枢密院里的一位大佬、签署枢密院事马知节立马蹦出来对赵恒说道:“嗨!陛下,你想多了,其实这一路上就你一个人吃素,我们这些王公大臣私下里可是顿顿都在吃肉呢!”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寂静无声。赵恒瞪大双眼转过头盯着与他挨得最近的王旦,问道:“他说的是真的吗?”

    王旦可不是王钦若,他是要脸且知道廉耻的,于是他躬身回了一句让赵恒欲哭无泪的话:“事实确如马大人所言!咱们哥几个最近一直都没戒荤!”

    赵恒随即内心五味杂陈,他甚至有种忍不住地想要泪流满面好好地哭一回的冲动:我身为皇帝时刻都惦记着臣子和百姓的安危福祉,为了给天下祈福我甚至连着二十几天吃素,可这些大臣们呢?我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个啥啊?

    郁闷之际,赵恒决定先不回京城了,因为他发现这附近还有一个大神应该去拜一拜。谁啊?千古圣人孔老师——孔子是也!

    十一月一日,赵恒的车驾抵达孔庙,他不但去庙里拜了孔夫子,还特地去孔子的陵墓前再次祭拜了一番。这皇帝当上瘾了也就有了封官的瘾,既然泰山都已经被赵恒封了个帝号,那他何不也给孔老夫子封个皇帝做一做呢?说干就干,正当赵恒准备给孔子加帝号时,宋朝那堆博古通今的大儒里立马就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陛下,你这样不妥啊!孔子的父亲是周王朝的臣子,周王尚且只称王而不是帝,你给孔子加个帝号岂不是要把孔家一门陷于不忠之地?”

    这话像一记温柔的耳光抽在了赵恒的脸上,可既然孔子已经被前代封为了文宣王,那他赵恒为了凡事都要超越前代自然得再加点什么才行,于是赵恒大笔一挥追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这祖宗受了封赏,后代也不能落下,赵恒又封孔子的第四十六世孙孔圣佑为奉礼郎,另有六位孔子的后人被授予官职或赐其进士出身。

    做完了这些,赵恒才开始往开封赶。你以为此次封禅之行这就完了吗?非也!赵恒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什么才叫做最后的高潮!

    在这返程的路上,赵恒每到一地必会引起当地民众的争相观望,史称“民众奔走以望天颜者,道路不绝”,而赵恒也会在各地的行宫里大宴百官和当地的父老以及乡绅名流。

    吹吹打打且欢歌笑语地回到开封后,赵恒下令京城的所有官署和衙门放假三天,中书省和枢密院因为其重要性就只放假一天,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正月初三(天书第一次降临的日子)被定为天庆节,全国因此而每年放假五天。

    且慢,最疯狂最高潮的部分还在最后,为了答谢天上的神仙赐福于宋朝,赵恒还下令全国每个州都要修建道场并祭天三日。

    做完了这些,中国历史上最为空前也是绝了后的泰山封禅大礼终于是宣告结束。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

第72章 举国狂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