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12章 沙漠第一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https://m.wenxin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对河南夫妇带张平安他们四处参观。轰轰的水井房隔壁就是他们的住房,空间狭小局促,一张铺着凉席的木床,一张简陋的桌子上放着电饭锅,电磁炉,桌下散落着几颗土豆。他们说他们都是公司签的临时工,3月来10月走,一年工作8个月,每人每月2000元工资。食物、饮用水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全靠公司定期送过来,费用从工资里扣。
″我们半年多没吃过肉了″,女的有些抱怨。
″为了多带点钱回家,给儿子们盖房啊″,男的无奈叹息。
后来张平安他们又拜访了一对陕西夫妇,男的原来是包工头,后来破产了流落在这里。在沙漠中生活的他们,各有各的不易,各有各的故事。他们的生活艰苦枯燥,夫妻俩人寂寞相依,默默守护着沙漠中唯一的绿色,守护着心中的那份希望。
张平安他们没有走完沙漠公路全程,向北走约了100公里后,向东拐入了一条小路,前方通往神秘的“中国沙漠第一村”——牙通古斯村,这是沙漠腹地深处的唯一的村落。沙漠公路修通以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村民购买生活用品,要骑着骆驼穿越沙漠,至少3天3夜才能到民丰县城。
通往村子的小路非常荒凉,路面堆满了黄沙,车子勉强能够通行。两旁是高高的沙丘,枯死的胡杨,没有一丝绿色。行驶了18公里,?过了检查站,便到了牙通古斯村。村子比想象的要好,笔直的柏油道路,两旁高耸的树木郁郁葱葱,一排排平房齐齐整整。村里非常安静,见不到什么人。
正值中午时分,张平安他们停车问路想找个餐馆,迎面走来一位穿着迷彩服,个子瘦瘦高高的维族青年男子,腋下夹着一个笔记本。
他说他是乡纪委书记,正打算到村民家里走访,如果张平安他们愿意,可以和他一起去。那太好了!张平安他们就跟着他来到了一户村民家。
男主人用生硬的汉语盛情地邀请张平安他们上炕,两个小孩羞涩的躲在门后,注视着陌生人的到来。书记简要地介绍了村子来历,牙通古斯在维语中的意思为“野猪出没的地方”,昆仑雪山融化的雪水流到这里,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底线;村庄大约形成于100年前,最早聚集于此的是猎人和一些躲债、逃婚、逃难的人,他们在此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村里还曾有个现实版的白毛男,那是一个在文革中逃难的内地青年。他告诉我们,村里现在有一百多户,三百多人,收入主要靠种瓜和畜牧,这里的瓜是远近闻名,人均年收入一万多。在这样一个沙漠孤岛,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村外五公里有一个小湖泊,水在这片沙漠比金子还珍贵呀。湖边一棵棵傲然挺立的胡杨,让张平安他们惊叹沙漠生命的不屈和顽强。
继续向东行驶30公里是安迪尔乡,再向南50公里就回到了315国道。这段路非常不好走,导航在这里也基本上罢工了。好不容易在傍晚时分赶到且末县城。喜欢大唐:带着小公主去旅行请大家收藏:
第212章 沙漠第一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