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63章 清楚它的不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https://m.wenxin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当然是全新设计一款高级教练机,但目前的资金和技术条件还不允许这样做。

    然而,利用现有的歼8iiact多余度数字电传技术和性能优良的涡喷14发动机,在歼7基础上改造出一个新版本是可行的。

    这正是后来教练9的诞生之路,也是648所的作品。而许宁有信心让它提前问世,并且……

    追求卓越,他转向即将告别的孙尚忠,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既然有此想法,何不将计划扩大,做得更大胆一些?”

    听到这话,孙尚忠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抬头注视着许宁:“您也觉得我们需要一款全新的高级教练机吗?”

    尽管基于歼7F的技术方案已被否决,但得到对教练机概念的认可,还是让孙尚忠感到一丝欣慰。

    预研项目的转化率通常很低,十个预研项目最终能有两个或三个进入正式阶段已属不易,而真正成功的则更少。

    之前他们提交的两份预研报告因深度不足被退回;

    这使得648所内部对新型高级教练机计划充满疑虑——更多的投入、不确定的军方需求,对于资源有限的他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风险。

    作为648所的副总设计师,虽然孙尚忠年仅三十不到且没有主导过任何型号设计的经验,但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承担起这个重任。

    年轻与缺乏成功经验让他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因此,当听到许宁的支持时,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许宁不仅年纪轻轻便展现出非凡才华,在八三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支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当然,你们对歼教7的了解应该很清楚它的不足。”

    许宁点头表示同意,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歼教7的问题:

    “低速性能和后座视野差,起飞降落时教官甚至需要自制潜望镜来观察前方,而且其潜力不足以满足空军步入三代机时代的需求。”

    事实上,歼教7本应只作为一个过渡机型,但因新型教练机迟迟未能到位,它竟成为了主力装备,一直生产至2017年。

    “是啊,您说得很对。”

    孙尚忠轻叹道:“有您的这句话,我们继续推进预研工作时心里也能更有底了。”

    “你提到正在进行机翼选型和进气道匹配的工作,具体进展如何?”

    许宁追问,表现出对项目细节的关注。

    教练9并不是一款广为人知的明星机型,许宁知道它在原来的时间线中直到2011年才正式服役,而对于其研发过程了解不多。

    “我们初步打算采用类似歼7E的双三角翼设计,至于进气道目前还没有定论。

    虽然考虑过下颌式进气道,但似乎不太可行,所以可能需要进一步思考。”

    孙尚忠说到这里时略显尴尬,因为他意识到这架飞机的设计似乎处处都在借鉴其他型号。

    不过,许宁对此并不在意。他现在思考的是如何将自己对教练9的大致构想有效地传达给对方,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希望能通过这次合作让648所获得宝贵的经验。

    当然,他也清楚,现在他对教练9的概念还很初步,更详细的设计还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出,不可能今晚就拿出完整的方案。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

第363章 清楚它的不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