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62章 危言耸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https://m.wenxin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以将最内侧挂架的导弹脱离机制从滑轨式改为弹射式或投放式,这样可以减少发动机吸入的烟雾量,降低故障发生率。”

    这个提议最终只作为备用方案保留下来。

    尽管他在原时间线上主导的涡喷14项目未获成功,但基于此研发的qd128发电用燃气轮机却成功打入市场并实现出口,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功。

    这是航空工业体系薄弱导致的问题之一。

    全球范围内,并非只有华夏面临这一难题,只要飞机和发动机研发合理,微量的炭微粒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初期烟雾不会对飞机造成显着影响。

    因此,迅速推出一款虽无亮点但能实际应用的产品,也能带来积极的反馈效果。

    会议后半程,许宁一直在思考未来的行动计划。

    这时,杨知书再次看向许宁,语气认真地说道:“你知道吗,阎伟忠他自己就差点在一次发动机试车中丧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许宁点头表示理解,他心里清楚,安全问题绝不开玩笑。

    “所以我们刚才商量,想让你加入动力联合攻关小组,与606所合作处理一些关键任务。你意下如何?”

    许宁微微一笑,他向来不喜欢逃避挑战。

    “另外,由于机翼研发的重大改动,八三工程将新增一架原型机,这意味着更多的试飞次数,以及对现有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机会。”杨知书补充道。

    “wp14发动机确实存在缺陷,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就在他们讨论之际,阎良那边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半小时前发生了一起意外。

    试飞员林光耀正驾驶着歼83的首架原型机执行高空高速试飞任务。

    尽管后续的04和05号原型机会采用新式机翼,但这并不减少01和03号原型机试飞数据的价值。

    除非像苏27那样彻底重设整个研发方案,否则即使飞机研发有所改变,只需通过新原型机补充测试即可。

    例如,FC1枭龙战斗机的早期原型机使用的是传统的附面层隔板进气道,直到04号原型机才改为DSI进气道。

    再如,歼10的早期原型机进气道上方有六根加强筋,仅用于结构加固,而生产型号则调整了这些加强筋的位置,同时增加了扰流效果。

    今天,林光耀的任务是探索当前发动机与飞机匹配条件下的最大飞行范围。

    然而,涡喷14发动机,特别是目前版本,显然存在稳定性问题。

    “报告,右侧发动机故障,丧失推力。”林光耀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

    “01号机请求返回基地降落。”

    就像其他所有机器一样,发动机从图纸上的理想状态到实际装上飞机后,性能上总会有差异

    对试飞员而言,所谓的“非正常”飞行其实很常见,就像练习失速和尾旋一样。因此,在试飞中必须极度谨慎。

    “情况严重,需要立即处理。”

    “科目完成,准备返航。注意,你现在正处在强侧风的区域。”

    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风险,但林光耀说来却像在谈论日常琐事一般平静。

    “即将执行偏航机动测试。”

第262章 危言耸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